跌!跌!跌!
最近美元指數上漲、本幣貶值速度開始加快,恐慌情緒開始蔓延。避險刻不容緩!
又暴跌!人民幣累計下挫780點!
10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7558,大幅下跌了247點,創8月29日以來最大調降幅度。
亞市盤中,在岸、離岸人民幣雙雙大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失守6.75關口,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76關口,刷新近六年新低。
市場認為,中間價的走低主要是受累于前一夜歐洲央行按兵不定而美元指數的大幅走高。
不過,自國慶以來,人民幣的貶值風波愈演愈烈!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累計下跌幅度高達780點。自2014年初,人民幣就開啟了貶值大趨勢。今年年初至今,人民幣年化匯率,已經貶值逾10%!
你手中的資產有何影響?
如果你只是購買了國債、人民幣銀行理財或其他固定收益產品等,與國際市場沒有什么關系,那也沒有你什么事。
如果你是股民,那就要當心了。從歷史上看,人民幣與A股走勢多數存在高度相關。如果人民幣近期貶值,則A股市場可能承壓。就行業板塊而言,金融和不動產行業傾向于受創最深。
如果你手中持有美元或與美元掛鉤的資產,眼下倒是可以適當關注并繼續持有。因為隨著人民幣匯率下滑、全球央行寬松,以及美元升值周期的開始,都將進一步鞏固美元的強勢地位。
過去跑贏M2的唯房價而已,而如今呢?
投資熱點不斷輪動,去年是股市,今年輪到樓市。然而,把考察視角放在更長期的維度上,我們發現,能跑贏M2的主要是房地產投資。
據李迅雷統計,從2000年末至2010年末的10年間,廣義貨幣M2從12.8萬億擴張到了72萬億,M2復合增長率為18%,累計增幅達到4.6倍。這期間能跑贏M2的主要是房地產投資,2001-2010年全國房價的平均漲幅超過5倍。若投資其他實物資產,收益率基本也可以接近或超過M2增速。如買珠寶玉器、古玩藝術品等收益率更高,黃金的漲幅大約在400%左右。
而2011-2015年間,M2從72萬億增加到了15年年末的139萬億,累計擴長了92%,年復合擴張率達14%。同時,其他實物資產價格的漲幅都趨小,甚至下跌,如黃金、白銀等貴金屬,鋼鐵、煤炭、有色、石油等大部分品種的價格都出現了大幅度下跌。上證綜指也只上漲26%,香港恒生指數和國企指數累計是下跌的,跑贏或接近M2增速的只有深圳創業板(139%)和深圳房地產(77.2%)。
實際上,算上今年以來房地產的漲幅,近6年來國內房價特別是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幾乎翻番。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2010年以來,國內房價均保持上漲態勢,但從漲幅來看,一二線城市無疑表現更加突出,一線城市平均房價從2010年中的2萬元附近漲至當前的4萬元附近,價格已經翻番。二線城市房價漲幅亦在50%左右,三線城市房價漲幅相對偏低,低于20%。
國家統計局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國慶前后密集的調控政策出臺之前,9月一線城市及熱點二線城市繼續暴漲。9月新建商品房房價環比上漲城市63個,延續了8月火熱局面。
其中,無錫環比漲幅最大,達到8.2%,領跑70個大中城市。鄭州、杭州、濟南、福州環比漲幅均超過5%。北京環比漲幅達4.9%,同比漲幅則超過30.4%。
點擊查看大圖
二手房價格上,一線城市中,北京環比漲幅領跑,同比漲幅高達40.5%。二線城市中,南京環比漲幅達3.5%,同比漲29.4%;合肥環比漲幅為2.8%,同比漲幅則高達50%。
微博網友 @捏小豬 繪制了一幅《搶房潮最新進展:神州淪陷圖》,形象地展示了9月中國樓市已經群情亢奮的搶購熱潮。
南線:沿長江西進,依次漫過上海、蘇州、南京、合肥、武漢,并激活杭州、無錫,已殺至長沙、成都南城。北線:沿鐵道西進,依次碾過北京、天津、鄭州,并激活濟南、石家莊。
中泰證券羅文波此前表示,短期來看,一線城市房價在9月都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漲,這和調控政策發布前的恐慌搶購情緒不無關系。
這種狂奔突襲在10月后戛然而止。
國家統計局稱,一線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實施有針對性的調控政策后,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10月份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10月上半月,新建商品房房價北京漲幅1.2%,環比9月下降3.7個百分點。上海0.7%,環比下降2.5個百分點。鄭州4.3%,環比回落3.3個百分點。無錫4.4%,環比9月回落3.8個百分點。
從新建商品住宅網簽成交量看,一線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中,多數城市10月上半月的成交量比9月下半月明顯下降。其中,成交量環比下降80%-60%的城市有4個,下降60%-40%的城市有3個,下降40%-20%的城市有3個。
不過,更細致的數據顯示,密集調控和國慶休假兩個因素疊加,確實讓“銀十”的第一周成交慘淡,然而上周成交量就已經有所好轉。
數據來自房天下
尤其是前期漲幅拖了一線后腿的廣州,目前更是在享受一輪補漲,上周的成交量遠超北上深不說,成交均價也環比上漲15%。
那么問題來了,樓市打的這個噴嚏是因為冷空氣導致的真實風寒,還是一場假性的感冒?這波回調究竟是短期還是長期?底部有多深?新一輪上漲會在何時出現?
樓市的底部在哪里?
樓市調控后的市場走勢一般而言是這樣的:量先跌、價格抗一段時間,量繼續跌、價格開始回調。
那么這輪調控下,樓市的底部會在何時出現?新一輪上漲前的那個點又有什么征兆呢?
關注上海樓市的自媒體好有財表示,判斷新一輪行情來臨有一條獨門秘訣:所在城市住宅成交量連續3個月增長、住宅供應量和住宅成交量的比值連續3個月低于1,兩者先后出現或者同時出現。這時候,買房政策最優惠,市場回暖已定,房價即將上漲,果斷出手準沒錯。
而下半年,需要時刻留意這些征兆:
我們的錢究竟該放在哪里?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最新發布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把錢埋在什么地方才能不貶值?”,他指出,最近美元指數上漲、本幣貶值速度開始加快,大家的恐慌情緒開始蔓延。大家都覺得持有現金不安全,存銀行利率又太低,換美元受額度限制,買房又怕買在高點。
那么應該把錢投到哪類資產上去呢?李迅雷認為,可以從資產的配置、估值、稀缺性、成長性和投資者的投機(流動性)偏好五個維度來選擇資產。
【黃金】
海通證券李迅雷認為,從各類資產的估值水平來看,無論是國內的房地產還是A股,估值水平都不便宜,海外資產的價格就相對便宜。此外,黃金的價格相對低估,因為國際、國內的金價基本一致,所以,它是資產荒中比較罕見的未被高估的資產,且可以抵御人民幣貶值風險。故從估值角度看,黃金值得長期投資,但黃金的短期走勢恐怕會受到美元加息和通脹低于預期這兩個負面影響。
上一季度對貴金屬價格的預測最準確的海外機構Incrementum AG表示,預計金價未來一年將升至創紀錄水平,因為人們對央行振興全球經濟的能力信心不足,將推高黃金價格。
盡管近期金價出現了回調,但從上圖可以看出,對比歷史上的黃金牛市最后數年的走勢,目前牛市才剛剛起步。
莫尼塔宏觀研究表示,黃金目前的這一輪下跌是對美聯儲加息的提前消化,同時市場也對發展中國家的實際黃金需求失望。但目前全球流動性寬松的大勢不改,增長趨緩、風險較多,黃金下跌空間有限。“在此背景下,黃金的短期下跌可能是入場的機會,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充分兌現后,黃金依然是值得投資的產品。”
【海外資產】
自從去年“811”匯改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直承受貶值壓力。國慶節之后,人民幣匯率接連走低,不斷刷新6年新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失守6.75,離岸人民幣周五更是連失6.75、6.76、6.77關口。與人民幣匯率承壓相對應的則是12月美聯儲加息預期的不斷升溫。
近來不斷有傳言稱,個人購匯的額度限制或將取消。外管局在本周五鄭重地辟了謠:沒有出臺所謂六個試點城市取消5萬美元個人購匯限制的政策。
中金金網指出,從資產配置的戰略角度上來看,適度配置美元資產,不但是有效分散投資市場、投資幣種的風險的手段。在當前的高波動、低回報環境下,維持對海外絕對收益產品的推薦。建議采取相對謹慎的投資方式,參與低風險敞口的、以對沖基金為代表的絕對收益產品。
【香港保險】
港元是和美元直接掛鉤的,美元漲,它也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港元資產≈美元資產。
中國證券報報道,一些大資金受人民幣貶值預期推動尋找“出海”的路徑,但個人換匯額度受限,“內保外貸”業務收緊,地下錢莊被嚴打,大額資金出海的幾個管道中,大額保單成為一些大資金的首選。這些大額保單均可以提前退保或抵押貸款。
此外,有媒體還介紹過香港的儲蓄分紅險,算是一個大眾的美元資產:可以按美元計價,門檻不太高,初級投資者也能買,每年可獲得近6%的收益(算上人民幣貶值的收益會更高)。
根據外管局相關規定,銀聯卡在境外保險機構的單筆刷卡支付限額為5000美元,于是“刷卡刷到手軟”的情景今年頻頻在香港的保險公司上演。
【股市和債市誰會先回暖?】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左俊義指出,不論是流動性邏輯——既然房地產開始調控,流動性勢必會尋找其他資產,還是政策輪動邏輯——一旦房地產不景氣拖累經濟,貨幣政策勢必會重歸寬松,都意味著未來大類資產還是以輪動為主。不同的是,上一波輪動是債券牛市先行、股票牛市后起,但現在股票市場經過了明顯調整、債券卻是持續的牛市,預計這一波輪動以股票市場先起的概率為大。
而自媒體一條財經則指出,貨幣寬松周期下的房價下跌或許將對股市有利,但貨幣緊縮周期下的房價下跌并不會促進資金回流股市。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的可能性較低,反而有貨幣收緊的可能。根據以往經驗,國內的三輪房價下跌都是短周期回調,但如果本輪房價調整是長周期的向下拐點,那么將會對股市產生負面影響。
對于債市會形成利好,但也是有前提條件的。因為債市的增量資金更大程度上是來自廣義貨幣的擴張,而不是貨幣市場流動性的寬松。債市與房地產市場的繁榮相似,也要依靠信用的擴張和杠桿的上升。也就是說,地產市場的下滑不能動搖債市“錢多”的邏輯,這就要求地產下滑時,信用市場保持穩定和資本外流壓力不大,所以,地產市場的下滑不能過快。
附:人民幣、美元、黃金、房產、股權誰最靠譜?
在人民幣、美元、黃金、房產和股權5個大類中,最大的機會在哪里?知名財經人士劉曉博給出觀點:
1、未來10年,最大的機會和最大的風險,都在股權投資里。
10年盈利上千倍、數百倍的機會,在股權投資里可以找到。但這種概率非常小,萬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基本不適合普通人。
2、在二級市場上炒股票,回報高、風險大。
注冊制實施之后,散戶的生存壓力會更大,因為股票太多、信息太多,你很難判斷。對大多數人來說,恐怕還是要把錢交給基金打理。
3、人民幣,可能是未來10年最差的資產。
這是紙幣的性質決定的,也是中國國情決定的。30多年來,人民幣平均年購買力下降10%,最近幾年每年下降7%。未來很難控制在每年下降5個百分點以內。
4、美元正開啟新一輪加息周期,比較強勢。但長期看,作為一種紙幣,它同樣沒有黃金堅挺。
5、過去10年,全球最優秀的資產是中國大城市的房產,但未來10年就不一定。
6、至于人民幣跟美元的關系,要看兩國經濟的發展狀況了。
如果中國持續快速發鈔,則人民幣對美元,恐怕每年都要貶值5到7個百分點才行。如果憋著不貶值,就幾年來一次痛快的大貶值。
7、最終,技術進步(比如VR、個人飛行器、無人駕駛技術和汽車共享等)肯定會改變城市的面貌和住宅的價值。
未來10年,似乎不足以出現顛覆性的變化。20到30年之后,就不一定了。屆時,城市中心的價值將下降,學區房的價值也將被瓦解,黃金是不是稀缺也很難說了。作為風險對沖,海外資產配置,勢在必行。